历史上最没骨气的太子,还没逼供,直接投降叫敌人老爷哥哥
在中国封建王朝统治的几千年历史中,每个朝代的兴衰存亡往往与统治者的能力和才华有着直接关系。正因如此,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均十分重视对皇位继承人的培养。但历史上却有这么一位悲催的皇位继承人洪天贵福,胆小平庸,懦弱无为,最后也落得个被凌迟的悲惨下场,真可谓惨不忍睹。
1849年末,此时正是由洪秀全、杨秀清等人为首发动太平天国武装起义的前夕,洪秀全的长子洪天贵福诞生了。他的母亲就是后来被天王洪秀全封为“又正月宫”的赖莲英。据太平天国的史料《诛妖檄文》记载,“赖氏产幼主,万鸟来朝,早征降生之瑞”。意思是说洪天贵福降生时,有数万只鸟盘旋栖息在周围久久不愿离去,乃祥瑞之兆。
当时,洪秀全正忙于酝酿武装起义,家中事务均由其族第洪仁一手操持。因此,洪秀全长子取名的任务就落在了洪仁身上。洪仁曾参加科举失败,以村塾为生,但就这么一位“文化人”却采用拈阄的方式为婴儿取名。
展开剩余70%他将多个字条放进竹筒,随意抓取一张得“天贵”二字,便取名洪天贵。后来,洪秀全又为其名添加一字“福”,取名洪天贵福。笔者推测洪秀全信奉“拜上帝教”,添一“福”字,寓意长子的富贵与天地永存。
1953年,洪秀全领导太平军攻占江宁,取名“天京”(即今日的南京),宣布太平天国立国,随即册立洪天贵福为“幼主”,被洪秀全认定为其未来的接班人,即名义上的太子,可见洪秀全是其寄予厚望,但洪天贵福的悲剧人生却在此时埋下了种子。
洪秀全同他的族弟一样科举失败。洪秀全虽不甘心,却在读了基督徒传教士的《劝世良言》后改信基督教,并自称上帝的次子,耶稣的弟弟。洪天贵福受此影响,幼年时期接受的教育竟然全是太平天国内部印发的《醒世文》、《太平救世诏》等一些介绍拜上帝教的低级读物。至于《四书五经》、《论语》这些历代太子必读的传统文化书籍反而被洪秀全斥为“妖书”。
洪秀全本身荒淫无度,而且防止有其他男人进出自己的后宫。在为“幼主”洪天贵福选择老师时,不是选择真才实学的人才,而是比洪天贵福年长十岁的同父异母的姐姐洪天娇。在这种环境下,洪天贵福按照洪秀全的异想天开的想法按部就班的度过了自己的童年。
洪天贵福自幼跟随姐姐学习,没学到什么真才实学,又都是囫囵吞枣的读一些教义,导致其启蒙教育空白,加之被禁足于宫中,从未曾出过城门,难免幼稚与肤浅。洪秀全死后,年仅十四岁洪天贵福被临危受命,但顷刻之间即方寸全无,兵败如山倒。不到半年时间即被杀进天京的清兵包围。仓惶之间,尊王刘庆汉冒死突围,洪天贵福才得以逃出城外。
出城后,洪天贵福辗转求助乡野人家,但自幼从未涉世的“幼主”,既不能干农活,也不懂得人情世故,像无头苍蝇一般到处流浪,很快就身份暴露,被清军俘获。
洪天贵福被俘之后分别被南昌知府和清大臣沈葆桢提审。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其审讯表现出的懦弱谄媚和卑躬屈膝令人瞠目结舌。据多份可考的供词记载,洪天贵福将太平天国的事情全部推给了其父和相关党羽,声称“那些起义的事情都是老天王们干的,与我无关。”,并趁机表达了对清王朝归顺的殷切期望。其供词极尽阿谀奉承,甚至以打油诗的形式对当时的主审官谄媚,称之位“老爷”和“哥哥”。
洪天贵福这边摇尾乞怜的做着残梦,清廷那边却已经磨刀霍霍了。1964年11月18日,就在洪天贵福为其称之为“老爷”的主审管写了三首阿谀的打油诗后,被押赴市场凌迟处死。至此,这位不到十六岁的少年,结束了其悲惨而又荒唐的一生。
发布于:天津市-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没有了